目錄

專題讀書會

為達成「研究結合教學」的目標,本中心各研究群所規劃之課程、系列演講和工作坊均高度重視研究生的參與。「讀書會」更是由碩博士班學生們規劃,獲得中心獎助的碩士生也在研討會上發表;這些學術活動有效地提供了一個讓學者們和碩、博士班學生們互相學習砥礪的平台,更進一步提昇了學生們對相關議題的研究興趣和能力。

隱喻與類比:黃百銳(David Wong)哲學讀書會

  華裔美國哲學家黃百鋭(David B. Wong)以其道德相對主義的溫和版本成名,但他也長期關注中國哲學,對於古代文本進行極為細膩的再詮釋,並巧妙連結當代對道德心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相關哲學討論與經驗研究。

  本中心將在今年邀請黃百鋭老師發表五場華人文化講座。在此系列講座中,黃老師將重新探討在中國哲學中常見的運用類比和譬喻的思維方法。本次讀書會將會集中討論黃百鋭老師的演講稿與相關資料,作為此系列講座之前導。 

神話學經典讀書會

  神話不但反應人類的生活與心靈世界,更是宇宙論以及宗教觀、世界觀重要的展現,與人類思維模式、宗教心靈以及世俗生活密切相關。神話或以語言或以圖像或儀式表現在文學書寫、宗教信仰、節慶習俗乃至於藝術創造中,因此神話研究也具有跨學科知識的性質。

  在本讀書會中將以西方神話學的經典著作作為研讀文本,因神話學本身即為綜合性的「文化研究」,因此所選文本範圍橫跨心理學、哲學、宗教學與圖像敘事學,並且將以師生共讀、彼此討論激盪想法的方式進行,以期拓展學術視野,加深跨領域研究訓練,在神話思維與象徵的思考下,進而探究東西方神話思維與人的主體性建立等論題。

高達美《健康之謎》讀書會

  有鑒於Covid-19之疫情不斷延燒,使吾人有迫切的需要去反思華人社會應如何更加有效且符合人性地去因應相關之照護醫療工作。然而根據國外近來針對醫療保健的調查顯示,台灣雖在健保指數和系統上皆列國際榜首,卻仍欠缺對台灣醫療所面臨的諸多隱性問題進行深度的反思,亦即:老齡化所引起的長照問題、醫患關係惡化、對醫護人員的剝削、醫療體制僵化以及大眾健康觀念的老舊等。雖然我們也看到在台灣醫學、護理、公衛、社工、社會學、法律學等等學科早有諸多學者陸續投入這個領域的具體研究,但是哲學界的起步相對較慢。有鑒於此,本讀書會試圖通過閱讀當代德國哲學大師高達美在1993年出版的論文集《論健康之隱蔽》(Über die Verborgenheit der Gesundheit;英譯本書名:The Enigma of Health: The Art of Healing in a Scientific Age,可譯為《健康之謎:科學時代中的治療技藝》),從哲學詮釋學的路線來切入反思今日眾多醫療相關之議題,包括:理論與實踐、醫療術作為一種技藝、死亡之經驗、身體之經驗、健康之概念、自主性、身體與心靈、心安與不安、精神醫學等。

  本讀書會係延續上一年度的讀書會。上個年度的讀書會已精讀討論文《論健康之隱蔽》一書之第2、4、12、13四章,本年度讀書會擬再精讀討論該書中的6、7、8、9、10、11六章。同時,我們將配合讀書會的活動進行《論健康之隱蔽》一書的中譯,擬將來在台出版,以擴大該書的思想影響面,引介台灣社會從實踐哲學之角度來重新反思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關係。

照顧哲學的方法論預備:現象學心理學

  現象學心理學在胡塞爾的設定下具有兩項任務,一是成為一切心理科學基礎的先驗心理學,二是作為超驗現象學的預備。不過,現象學心理學的實踐發展至今,這兩項任務皆沒有實質的開展。另一方面,現象學心理學卻在以實徵經驗為對象的心理學研究中蓬勃發展。這意謂著,胡塞爾對現象學心理學之規定的哲學思考與現象學心理學的實際發展理路截然不同。因此,現象學心理學也就成為一項可以討論哲學實踐與實踐哲學的實例。

  本讀書會以現象學哲學學者的論述來釐清現象學心理學的哲學意涵,並指向現象學心理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從而讓現象學方法成為照顧哲學之實踐的指引。

現象學實徵方法之爭議與反思

  現象學心理學在胡塞爾的設定下具有兩項任務,一是成為一切心理科學基礎的先驗心理學,二是作為超驗現象學的預備。不過,現象學心理學的實踐發展至今,這兩項任務皆沒有實質的開展。另一方面,在經驗層面實踐的現象學,卻加入了海德格、沙特、梅洛龐蒂與呂格爾等學者的現象學見解,成為揭露人之種種存在特徵的學門而蓬勃發展。不過,以實徵經驗資料為對象的現象學還原分析卻也一直是學界爭辯的焦點之一,因此其實踐仍需要回到現象學思考來被重新檢視與理解。

  本讀書會以現象學實徵研究學者的論述來尋求現象學心理學的實踐方法論,並試圖更進一步回到現象學的根本上,回應當代因應腦神經科學需求的經驗研究基礎。

華人自費心理治療讀書會

  影響西方心理治療深遠的神學家Martin Buber在學習華人道家思想後,對於助人工作者的本質提出:「助人者以自己完整的人格,把受助者的本質與命運解開,助人者協助受助者內在的『道』」。西方借用華人思想建立心理治療觀點已不罕見,罕見地是:我們記得這些觀點來自於自身。蓋觀現今本土心理治療當紅的正念與榮格心理學,正念(mindfulness)是由Jon Kabat-Zinn向藏傳佛教取經冥想與打坐;榮格(Jung)則是涵攝華人宗教信仰與靈性思想。

  當華人世界興起了自西方社會的心理治療風潮時,我們應當細嚼與深思華人文化中有助於心理治療的哲學與價值;據此,本讀書會選讀了近期美國社會與我國深具治療參考價值之自費心理治療書籍,同時依據章節設定六個主題,收羅國內頂尖期刊之研究,作中西方心理治療理論研究與自費治療歷程之比較。

鄂蘭讀書會——《過去與未來之間》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過去與未來之間》被鄂蘭視為她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政治思想文集成書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鉅著之後,包含了八篇睿見迭出的文章,呈現出她對不同領域與主題的廣博思考,包括自由、權威、傳統、歷史、政治、文化,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

  儘管主題各異,這些文章都流貫著同一種精神。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曾指引人們、賦予我們力量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歷史河床尋覓這些思想的遺產,並不斷思考當下的現實事件,從中找出未來方向的路標。「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一方面固然是當前的道德與政治困境,卻也是真理向我們閃現的時刻。

  鄂蘭認為「所有思想都是來自生活經驗」,本書是她自己的思想實驗,也是她召喚所有讀者一同進行思考習練(exercise)的邀請。儘管寫作於五十年前,但對於深刻影響當代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敏銳洞見。今日的我們,依然可以從她獨一無二的思考中舉步,朝向有著無限可能的遠方。

  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進行思考的習練、一起行動!!

詮釋現象學小作所

  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如何解除科學主義的附體?這樣的探問就詮釋現象學而言,至少有兩個層面的困難,首先是哲學層次的討論如何落實到方法層次的實踐,其次則是方法層次如何足夠清晰可行。

  我們的讀書會名為詮釋現象學小作所,顧名思義是要將余德慧教授所開展出的詮釋現象心理學,藉著參與者的閱讀與實作,來手工生產文本分析與經驗還原的協力創作。小作所原來是協助特殊需求者參與社會與發展技藝的支持性工場,我們借用這個隱喻,試圖讓這個讀書會成為研究生相互支持、協力參與的場地,不僅讓詮釋現象學成為可思可見、可想可做的學術技藝,更要讓人文思考實踐於研究者各自置身的社會受苦境遇,回應人文臨床的呼聲。 

許煜《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

  博士級研究員高長空與法國國際哲學學院(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在國立中山大學合辦的「表達現象學與漢字」公開專題課程(109年11月20日~12月18日,共六場),包含12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用視訊方式講授「六書與漢字的孳乳寖多」

宗教學與數位工具讀書會

  本讀書會的目標是讓宗教學的學生了解 #數位人文學的工具與方法。雖然現在大多數的人文學者已經開始用一些簡單的數位工具,如數位資料庫,但大部分在找到相關文件後還是以傳統方式來分析資料;很少有學者接觸比較進階的工具。宗教學近幾年已經有學者很成功的用過GiS(地理資訊系統)進行 #視覺化(visualization)呈現與時空分析或文本探勘(text mining)的遠讀方法。但很可惜宗教學很多學者像大多數人文學者一樣,不太關注數位人文學的發展,不了解數位工具對自己研究能有怎麼樣的幫助。

  本讀書會的目標是讓研究生早點接觸數位人文學的工具進而學習如何將數位工具納入自己的研究計畫,怎麼確定要分析的資料庫或文獻、選擇合適的數位工具、跟工程師溝通自己想要做的分析以及解釋數位工具輸出的結果。

  讀書會內容可以適應學生自己的研究需求,或者介紹宗教學方面現有的數位人文學研究,如對佛經、道經、《西遊記》、地方志的分析、或台灣寺廟和寺廟網絡的視覺化等等。亦規劃邀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工程師介紹政大圖書館與中心合作開發與發展的數位人文工具,如 #圖像標誌工具、#觀念變遷工具 等分析工具。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東南亞華人受難者

  白色恐怖在台灣歷史上是一項嚴重的集體創傷,這段歷史曾讓許多受難者及其家屬噤聲,也導致一代人對參與政治活動投鼠忌器,而反抗威權。在解嚴和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輿論要求轉型正義的呼聲不絕於耳,各屆政府亦做出相應回應。然而這些聲音被某些人士化約為省籍問題,或者試圖製造某種對立、焦慮,聲稱轉型正義是針對某些族群、政黨傾向者進行的清算、批鬥。然而愈來愈多的口述歷史和報導指出,當時這些受難者中,其實涉及部分外籍人士,當中東南亞華裔留學生者眾,多人遭到誣陷為共黨同情者甚或「匪諜」,並被羅織罪狀、屈打成招而枉受牢獄之災。這些東南亞華裔之所以被捲入黨國機器的迫害,一方面出於當時東亞和東南亞恐共氛圍,一方面正是因為中華民國的「血統主義」論述,被視為「華僑」、「中國人」而遭本地法律,以本地人身份判刑,囚禁於此而無法返國。

  本中心其中一項研究主軸即是東南亞華人,這絕非只是域外議題,與在地歷史、生活經驗也息息相關。從白色恐怖與東南亞華人受難者的敘事,足見台灣當代歷史與東南亞華人的關係。這項議題也可以幫助國人在理解白色恐怖和轉型正義時,能有更廣闊的視野,不再侷限於斯島一隅。有鑑於此,本學期擬開設「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東南亞華人受難者」讀書會,以馬來西亞旅台媒體工作者、台大國發所碩士杜晉軒新著《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為閱讀文本,本書寫作獲得文化部補助,內容包含許多珍貴口述歷史資料、田野經驗,並清楚呈現當時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政治和歷史脈絡,幫助讀者在瞭解這些個案時有更清晰的脈絡理解。除了閱讀文本,讀書會也擬安排作者演講並分享在此書完成後陸續又挖掘出的新個案;此外,將安排前往新店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當年受難者之一的馬來西亞留台生陳欽生導覽,並可與其進行對談、提問。本次讀書會除了與白色恐怖議題相關,更是「國際觀」再思,因其中牽涉「血統主義」、「僑教政策」的問題,故稱東南亞華人為「華僑」,將東南亞華裔外籍生來台升學視為「回國就學」。雖然不少國人已經對此有不同於過往的認知,但當年時空背景成功灌輸的血統觀念,或者約定俗成,或者積非成是,至今仍然在不覺中殘留在許多國人的思維。而僑委會也仍不改其志、樂此不疲地,繼續散佈這種觀念,導致「新南向政策」在教育層面的推展有時令人感覺未脫早年「僑務政策」的窠臼,尤有甚者,視東南亞各國的華文學校為「僑校」,散播一種不合時宜的國際視野,對南向的推展並非正面。職是之故,本次讀書會亦將重新思考這項問題。

基督教脈絡下中國本土基督教的興起

  近年來宣教學、基督教史、基督教人類學甚至神學等學科領域逐漸開始正視全球南方或非西方基督宗教的發展以及基督宗教重心轉移的現象。因此,歐洲或北美的基督宗教不應再被視為唯一中心,也不應是理解基督宗教的唯一範型。這樣的概念被稱為「世界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強調基督宗教的全球性,並傾向對今時「全球南方」的基督教發展投以特別關注,此區域裡的基督教呈現對西方基督宗教的抵抗和異質性。「世界基督教」主張基督宗教是全球性的宗教,即強調其普遍性;同時,它也主張全世界的基督教並非同質、一致的,即強調其特殊性。有學者認為「世界基督教」的研究其實就體現了全球化理論的重要學者羅伯森所言「全球地域化」,意即普遍主義的特殊化。「全球地域化」兼具「全球的視野」和「地域的關懷」,一方面它不是以西方基督教為中心而否定地方特性的視角,另一方面,它也不會以本地基督宗教為中心而否定西方視角的研究進路。宣教學者薩內將世界性的基督教定義為一種「先前非基督教的社會中」發展成型的宗教形式,基督宗教已脫離「歐洲啟蒙架構」所支配的表達形式,成為一個多元表達的世界宗教。「全球地域化」顯示全球化並非「麥當勞化」或美國化這樣宰制性或同化的,西方的事物在全球化進程中與非西方的地方文化交融並引起地方文化的抵抗,於是產生「地域化」。基督教在各地的發展而言亦是如此,它傳播至非西方區域後並非完全成為西方基督宗教的再製,經過融合和抵抗,成為「地域化」、「本地化」的基督宗教,它呈現出異質性與多元性,不能單以西方基督宗教為中心以及認識各地基督教的模版。

  在全球南方的區域中,有別於拉丁美洲和非洲,亞洲的基督宗教相對較為弱勢且邊緣。且不應將亞洲尤其是東亞基督宗教與上述區域置於同一範圍而造成某種同質化的想像,故楊鳳崗稱之為「環球東方」(Global East)。今日中國基督徒雖然人數可觀,但整體而言還是相對弱勢,與拉丁美洲和非洲有所不同。但相似的是,中國或「環球東方」同樣興起與西方基督宗教會遇後,經過融合和抵抗,成為「地域化」、「本地化」的本土基督教會,且同樣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這樣的趨勢在1950年代之前的中國就已經湧現,而且傳至世界各地華人社群,然而過往的中國基督教史的本土以及自立/獨立教會書寫偏重菁英或知識份子階層,以致草根階層這股深具滲透力的基督教勢力被忽略。而今「世界基督教」對非西方本土以及自立/獨立基督教的重視,使得這些教會得以躍上中國基督教史的舞台。本讀書會將透過耶魯大學連曦教授的《浴火得救: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的崛起》一書的「中國民間基督教」框架探討這些團體和人物,並嘗試對此框架提出反思、批判。

實踐與意義建構

  作為將現象學引入台灣的先驅者之一,沈清松教授在其思想歷程中發展了對比(Contrast)哲學,以兼顧思想與存在的差異性與統一性、連續性與斷裂性;提出外推(strangification)的策略,作為走出自我、走向他者的行動,並以新維也納學派的建構實在論的進路,正式將外推策略由科際整合的方法擴展至文化交流與互動之上。從不同學科的外推擴展至不同文化的外推。

  沈清松教授曾於〈台灣精神的興起與特質〉一文中,借用Ch. Norberg-Schulz 的「場所精神」指出,「台灣精神」的論述必須扣緊特定時空中的歷史與生活,揭發其中的精神特性與意義。所謂「精神特性與意義」除包含歷史中自我的形成與認同外,亦指涉倫理生活等實踐場域所彰顯之人文風貌。

  華人文化主體性所致力之以當下生活為定向的「實踐漢學」與沈清松教授所言之「台灣精神」相呼應,本讀書會將以「實踐與意義建構」為主題,閱讀沈清松教授專書,以其方法論,為實踐漢學引路,並為109年12月4-5日「實踐與意義建構」研討會做預備。

類比思維:比較視角下的中國哲學

  「類」概念是傳統思維一個有趣的切入點,例如古代東方人經常認為兩個在某種特徵上看起來相似的現象即能歸於「同類」儘管這種「類」的關係往往與因果解釋(causal explanations)無關,卻通常直接決定了他們理解自我與世界關係的方式。孟子與告子關於人性的論辯應可說是類比思維最有名的案例了,告子用「水」比喻人性沒有善惡,孟子則以水的性質(水往低處流)來類比人類具有向善的傾向一「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本讀書會將從「類」的角度走進前現代人的思維世界裡,討論不同學者的研究成果。從西方(歐美)學術邏輯來看,中華文化圈既有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儒、釋、道、法、墨、陰陽等)過往常歸於人類學、民族學、宗教學、漢學等的研究對象。不過在當代歐洲中心主義脈絡下的論述開始引起現代學者的辯論與反思以後,從跨領域和更多元的視角的研究論述開始受到重視並持續發展中。我們有理由重新思索東方文化資源在當代社會中的可能意義與作用,並更進一步探索主體與世界、自然與文化的關係。

戰爭記憶與現代社會:戰後台灣人的認同錯亂

  戰爭離我們遠去了嗎?戰爭的結束粗暴地將世界區分成勝者與敗者。敗者只能對外保持沉默,將國家的戰爭傷痛轉化為個人與家族的記憶,肩負著創傷繼續活下去。然而,戰後世界局勢的變化為戰爭時期的敵我架構鑿開了裂縫,深埋在私領域內的戰爭記憶從裂縫中湧出,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公領域。這些戰爭記憶如何再現?人們又如何透過共享戰爭記憶而產生人群認同感呢?藉由研究這些關於戰爭記憶的書寫,或許最後將發現,擁有認同錯亂的不是那一代馳騁戰場的台灣兵,而是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

  本讀書會將以橋本明子《漫長的戰敗:日本的文化創傷、戰敗與認同》,以及李紅濤、黃順銘《記憶的紋理:媒介、創傷與南京大屠殺》兩本書為主軸,討論二次大戰東亞戰場中人民的處境,包括大日本帝國下日本人與殖民地人民(台灣、朝鮮、滿州)的戰爭經驗,以及在大陸戰場上的中國人的戰爭經驗。我們也將關注戰後世界版圖變化後,東亞各地戰爭倖存者的生活狀態,以及戰爭記憶對現代社會與國族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