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 – 重要活動

目錄

A群 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

第一次「台灣新世代的文化困境與認同追求」青年學者論壇:台灣本土化趨勢下的中國人文學研究(2021/4/30)

本系列論壇邀請年輕學者反思華人文化在當前台灣所遭遇的挑戰問題:在去中國化的時代背景下,研究華語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是否難以避免要預設某一種政治、文化或學術的立場?這方面的研究與本土化是有所衝突還是互相補充?年輕學者如何思考華人文化與台灣主體性構成之間的關係?當前的台灣認同是否也可能蘊含著排他的危險,其邊界何在?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年輕世代與前一代人所遇到的挑戰或機會是否有所不同?本論壇試圖以開放的方式提供年輕學者界定自身立場,並與同輩學友溝通討論的機會。

「遞迴、宇宙技術與中國技術哲學-關於許煜的哲學」工作坊(2021/9/4)

本中心於2020年8月到2021年6月之間,籌辦了研讀香港哲學家許煜著作的讀書會,主要閱讀《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同時也觸及華語技術哲學的其他著作。參與本次工作坊的學者就相關論題發表文章,並邀請許煜本人就他著作中的許多開創性的角度、概念與理論背景等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

工作坊將會集中在許煜著作中的三個角度:其一,「遞迴」(recursivity)的概念,相關討論也涉及當代探討技術問題的其他著作;其次,則是以「宇宙技術」(cosmotechnics)這個核心概念所表達的文化與技術關係;最後,則是從歷史與當代的角度來檢視中國哲學中的技術問題,是否能作為開放性問題的來源。

「華人傳統類思維」工作坊(2021/9/25)

延續2020年相關活動,本中心主辦(政大哲學系協辦)了第二次「華人傳統類思維」工作坊。在跨領域的研究交流中,中心成員發現類思維在華人傳統思想中扮演核心的角色,從而想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與討論來探問:我們是如何藉由分類與類比來認識、理解世界,並進一步作出判斷、建構體制,並展開行動?華人傳統類思維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具有什麼特色,又與其他思維有何異同?延續上一年的相關活動,本次工作坊邀集了橫跨諸多領域的學者發表及與談,並將針對此主題編輯一本關於傳統類思維的論文集,從不同學術領域(哲學、思想史、人類學、文學等)系統性地探討華人文化視野下之類思維的理論意涵。

「台灣跨文化哲學問題」公開課(2021/9/24-11/26)

 本系列公開課為本中心與法國國際哲學學院(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合辦,後者為一有德希達、巴迪烏等眾多著名當代哲學家加盟的學術機構,致力於在全世界推動極為多元的哲學研究,而高長空(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曾任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是該機構在台灣的項目執行主任。本課程由高長空、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劉滄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何重誼(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等學者進行四次研討課,主題分別為:「在台歐洲學者的三種跨文化立場」、「跨文化與台灣哲學的對話」、「跨文化哲學的先驗條件」、「朝向世界哲學的跨文化潛力與條件:以台灣為起點的探討」,思考台灣的跨文化特徵與哲學界對跨文化的反思。

 

「華人文化」系列演講(2021/11-12)

本中心邀請國際上富有盛名的國外學者來政大進行系列演講,由本群主持者有以下三位。

講者: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講題:

  1. 「儒道思想説異文化交流」

宮崎市定(1901-1995)在其所著《東洋的近世》說: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目睹的東方社會沒有宗教的紛爭,而呈現的是三教共存的世界觀。延伸其義,《老子》所謂「安其居,樂其俗」是東方世界的理想歸趨。當今思索異文化交流的取向,《莊子》的「因是」「兩行」或許是消解文明衝突的關鍵,《論語》開端首章則有指涉溝通人我,而融合共享的内涵。

  1. 「《中國》─日本人如何解讀中國古典」

日本近代文化史學家内藤湖南(1866-1934)説:中國文化是凝聚日本文化的「鹹鹽」。從古代平安到昭和前期(-1945),日本博雅之士將中國當作一本書來涵詠吟味。漢文學的英華是一部中國文學史的再現。古代經學,中世佛學,近世儒學,近代考證學的沿革,儼然是中國學術史在東瀛賡繼發展。

講者: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講題:

  1. 「如何創傷?怎樣記憶?記憶研究中關於創傷記憶的爭論」
  2. 「誰說外省人是diaspora?集體創傷、流離記憶與認同變遷」
  3. 「誰的記憶?誰的和解?從Michael Rothberg的「多方向記憶」(multidirectional memory)與「牽聯性的主體」(implicated subject)談起」

「歷史記憶」系列講座為本中心邀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楊孟軒副教授就當代集體創傷與歷史記憶的討論、臺灣「外省群體」的離散與創傷記憶的變遷和重構、以及創傷與整個社會的關係等議題展開演講與交流,參與者眾。會後討論亦非常熱烈,顯見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楊教授的研究也能幫助我們從集體性的創傷、記憶的構成與變遷,來理解華人群體在離散過程中構成身分認同的複雜境況,此為理解文化主體性的另一種重要進路。

講者:Christopher I. Beckwith(白桂思)(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講題: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and the change from Old Chinese to Middle Chinese

Traditional Old and Middle Chinese re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a medieval Chinese system of tones, rhymes, and other categories, but the languages of the many Central Eurasian neighbors of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re neglected. Recently, some linguists have begun working on ancient and medieval foreign transcriptions and loanwords both to and from Chinese.

Among these materials,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Hsien-yang 陽 (Xiányáng), Loyang 洛陽 (Luòyáng), and Han-tan 邯鄲 (Hándān) are blessed by having Central Eurasian segmental transcriptions or historical connections as well as Chinese data. Moreover, relatives of these city names are recorded in ancient or medieval western languages. Working in both directions establishes the names’ ancient forms and also opens a new methodological path to a scientific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and the radical changes in late Antiquity which made it Middle Chinese.

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年會:華人類思維研究研討會(2020/11/23)

  此活動由本中心A研究群──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舉辦,以該群三個小組──「A1 漢語語言類型學研究小組」、「A2 跨文化哲學比較研究小組」、「A4 華人歷史時空觀研究小組」──所側重的面向「漢字/手語」、「跨文化思維」、「歷史記憶」分別切入109年度的研究議題「類思維」發表論文,並邀請到哲學、文字學、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文學等多樣領域的學者來評論,以推動學術交流。

  第一場次主題為「華人類思維哲學研究」,由中心研究員馬愷之、中心研究員王華、博士級研究員高長空及獎助生駱俊廷分別發表相關論文,並特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林鎮國與加拿大布洛克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擔任與談人,回應該場次之發表。

  第二場次主題為「古漢字和思維」,由中心研究員林遠澤和中心研究員徐嘉慧暨獎助生歐瑞安分別發表相關論文,還邀請到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葉素玲發表相關論文,並特別邀請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范麗梅擔任與談人,回應該場次之發表。

  第三場次主題為「華人『歷史記憶』中的『類』思維」,由中心研究員藍
適齊與獎助生吳博臻分別發表相關論文,還邀請到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劉瓊云及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李宜澤發表相關論文,並特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楊瑞松擔任與談人,回應該場次之發表。

華人傳統類思維模式研究工作坊 (2020/11/16)

  從西方(歐美)過去的學術邏輯來看,中華文化圈既有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儒、釋、道、法、墨、陰陽等)通常被歸類為人類學、民族學、宗教學、漢學等的研究對象。隨著近年來歐洲中心主義的問題被廣泛注意,越來越多人重新思考東方文化的思想資源在當代社會中的可能意義與作用,並重新反省主體與世界、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本次工作坊由三場主體演講及三場發表構成,在當代問題意識下,重新思考傳統思維中的「類」概念與類比思考,邀請來人類學、歷史學、哲學、文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一起針對傳統思維中「類」概念與類比思考的相關議題提出他們的看法。

  三場主題演講,分別請到加拿大布洛克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陳榮灼、中研院民族所所長張珣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榮譽教授傅大為進行主題演講,並特別邀請中研院歐美所兼任研究員方萬全就陳榮灼教授演講的部分進行評論。

  三場發表,則請來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林維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李宗翰及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戴瑋寧進行三個場次的發表。

東西方哲學中的類思維研究研討會 (2020/11/30)

  類思維或是類比推理是人類思想很基本的方法之一。本研討會從東西方哲學的角度出發考慮這組方法,包括現象學、分析形上學、法理學等等。主要目標是從這些不同哲學傳統的角度來思考此問題,希望對華文文獻中的類思維或是類比推理能有新的思考。

  本次研討會由本中心協同現象學研究中心共同辦理,共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鄧敦民、中研院文哲所副所長黃冠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郭芳如、中研院歐美所兼任研究員方萬全、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陳弘儒等五位校外學者參與,與本中心A群研究員林遠澤、王華、馬愷之,博士級研究人員高長空及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鄭會穎助理教授等,就類思維這個議題進行討論。

華人類思維系列講座

  類思維在華人傳統思想中扮演核心的角色。在各家思想中我們常常見到以「類」以及其來源、性質與各類之間的關係發想問題、掌握現象,並使用類比推理來論辯、導引想像、建立知識、構造認知與規範的關係模型、以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等作法,而這類思維在哲學、歷史、文學、中醫等各個領域也都有不同的表現。我們對「類」的看法,以及以類和異同關聯性掌握關係的這種思考方式,同時形塑並展現出我們怎麼理解自我、世界、與兩者間的關係。

  台灣恰好位在一個新舊、東西方、與華人與非華人之間的多元「交匯處」。在各種危機衝擊而全球化浪潮有進有退的此時,我們有理由重新思考類思維與當代華人文化的關聯,反省其對當代社會的持續影響,並與其他領域對「類」的當代思考接軌。。因此,本中心規劃了五場演講,一方面希望重啟對華人文化類思維模式內在邏輯的討論,另一方面也引進當代社會學和科學哲學對「類」的討論與辯證,並與之進行深度對話。這一系列的演講與對話,相信對於我們迎接當前在知識、文化與價值各個領域面對的種種挑戰有很大的助益。

  • 109.11.20 耀 明 Analogy, Model Thinking and Logical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古代中國的類比、模型思考與邏輯思想)
  • 109.11.27 佐藤將之 建立「天下型國家」之思維:《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中的「類」概念
  • 109.12.02 我們與深度歷史的跨物種塊莖連結
  • 109.12.04 類別與個例:從科學理論構作之面向看
  • 109.12.16 祝 平 一 邏輯與類比:十七丶八世界與天主教徒的論辯模式

華人『歷史記憶』中的『類思維』系列講座

  本系列邀請了四位國內著名學者,以歷史上不同時代和不同的華人社會的「歷史記憶」為題進行系列演講。「歷史記憶」形塑了身份認同、也區分了「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他者」是個人認知上最根本的分類,而社會性的「歷史記憶」則是在一個集體的層次對「自我」與「他者」進行分類。有趣的是,在中文的表述中,對「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區別常用「非我族類」來形容;或者是在臺灣歷史中常見的群體之間的衝突,多稱為「分類械鬥」。「類」的概念在透過「歷史記憶」來形塑和界定「集體」的層次特別有意義;「歷史記憶」所形塑的一群具有集體身份認同 (identity)的人並不是完全相同的 (identical),而是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進而認同彼此 (identified) 的人。「歷史記憶」是動態的,用以界定「自我」與「他者」的「類」也是動態的。

  • 109.10.14 陳偉智 想像未來:戰後初期臺灣的危機論述與歷史意識
  • 109.10.29 李卓穎 互文的書寫與爭辯的記憶──從明中葉以前的蘇州談起
  • 109.11.04 柯惠鈴 性別、戰時社會與戰爭記憶
  • 109.11.18 潘宗億 瑪德萊娜時刻:飲食、記憶與社群認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