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

目錄

社會責任

長久以來,國內的產學合作被自然與社會科學、商學科系等應用學科所主導,並以此為模版,人文學科則被視為不具實用性,也缺乏產學合作面向,但這或許是台灣產、官、學各界共享的經濟與科技導向思維且相互為用所造成的結果。台灣社會面臨當前全球化轉型危機的處境,應當思考人文立國的新方向,以突破當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造成的生態危機、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等問題;而自由民主制度卻無法有效應對突發的天災人禍,當前全球疫情蔓延正好曝露其脆弱性,而數位科技的濫用,也造成極端意識型態的加速散佈,以及專制政權對內行使侵害人權的監控、對外採行誤導性宣傳的禍害。培養具備獨立思考與批判反思的知識人,仍為人文教育的天職。故人文學研究應體察社會脈動,積極參與各種公共論述,喚醒陷於科技與經濟迷思的社會大眾對生活世界的覺察,並提升自我與群體的精神層次。

本中心忝為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之特色研究中心,除研究外也肩負大學社會責任(USR)的使命,立基於人文學術,盡顯此一領域有別於理工科系對社會的貢獻。其實,人文學科未必自外於「產業界」,舉凡和社會企業、在地宮廟教堂與相關宗教組織、學校、社區大學的合作,均可視為另一種型態的產學合作,落實「在地臺灣華人」為具體研究與教學場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社會實踐,將學術貢獻普及於社會大眾。

本中心透過照顧哲學、宗教田野調查、數位人文技術培訓與技術轉移、東南亞人文議題通識等面向接軌社會,並與前述各類單位協力合作,此般貢獻,自然科學未必可取而代之。尤以近日全球疫情仍見嚴峻,照顧哲學和宗教正是社會上難以取代的療癒力量。此外,今時推動的「新南向政策」與過往「南向政策」相較之下更為著重長久忽略的人文向度,本中心部分研究以東南亞為場域並非忽視在地,非但是力圖為歷來南向進程裡經濟活動掛帥的思維補足人文精神層次的缺乏,也正視東南亞在共時性和歷時性關連中與台灣的連結。

有鑑於此,增進國人對東南亞的認識以及提升對眼下台灣社會的族裔、文化日趨多元現象所需的多元文化教育乃勢在必行,本中心即承擔此一議題的部分任務。除此之外,國內疫情持續變化,本中心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以及與民間機構連結的初衷並未改變,而是進一步善用虛擬空間且繼續開發各式數位工具實踐社會責任及產學合作。

主講東南亞文化交流機構之員工訓練課程

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於2021年4月16日在望見書間(桃園市東南亞藝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主講員工訓練課程,提供該機構新進員工對東南亞國家社會文化之通識性導介,亦有民眾前來參與。葉先秦從109年度即不時在該組織主講訓練課程或演講,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109年度的課程「東南亞伊斯蘭文明」亦曾在此舉辦工作坊,讓學生與新住民交流。深耕計畫不僅著重研究,社會責任與在地深耕亦為重要指標,而今日台灣社會移工與新住民的增加以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東南亞已非遙遠的域外議題。期望日後能與該組織合辦學術演講或通識性演講,並共同開發研究議題。另一方面,桃園作為移工和新住民人口比例名列前茅之處,該組織則座落於移工「網絡集結點」範圍,本中心從事東南亞研究的成員也思考就此議題能有所著墨,若以桃園為研究場域並與其合作,可將中心在地深耕的點擴展到大台北地區以外鄰近的桃園。

數位人文平台支援人文社會學科探究與實作教學工作坊

本中心「華人數位人文學研究群」研究員陳志銘與本校圖書館於2021年8月3日合作舉辦數位人文平台支援人文社會學科探究與實作教學工作坊,此工作坊主要探討數位人文平台支援人文社會領域之探究與實作教學模式、適用性與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討論高中學生輔以數位人文平台支援探究與實作課程,探討其對於促進學生學習成效、培養問題解決,以及數位思維邏輯的影響,有助於促進數位人文教育的發展。

主持《山棕‧月影‧太陽‧迴旋》讀書會

《山棕‧月影‧太陽‧迴旋》為布農語/中文雙語詩集,此次重新出版,由台灣布農族語言學會主辦,魚籃文化協辦,並得台北市文化局補助。由作者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 (林聖賢)於2021年10月10日主講,並邀請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主持。

與談《熱什哈爾》新譯本的特色:兼談台灣「文化方舟」的使命與挑戰

本活動是本校民族學系舉辦的中國伊斯蘭座談會,邀請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與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擔任與談人。此次論及台灣作為「文化方舟」的使命與責任,本中心亦將與出版事業建立緊密連結,發揮學術生產上游與下游的互動關係。

與談臺灣中文學會新書精讀計畫之三十五——李豐楙《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

《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是道教研究泰斗李豐楙教授出版的巨著,從「節俗信仰」的角度觀察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宗教現象,並將之與臺灣、港澳對照比較,論證華族亟需歸屬感,對內凝聚,對外則便於識別。此次讀書會由台大出版中心於2021年11月20日舉辦,李豐楙教授主講,並邀請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研究員邱炫元擔任與談人。

主辦元太道堂道教文化系列講座

▲ 元太道堂主任委員朱陳火先生致詞

本中心「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研究員謝世維於2021年11月28主辦本次活動,邀請本校中文系助理教授高振宏、中研院民族所博士級研究員蔣馥蓁、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李忠達發表演講,同時舉辦謝世維主編之《游真贊道:道教研究的新視域[文化卷]》新書發表會。此為位於本校鄰近地帶道教宮廟元太道堂「道引趣」系列活動一部分,元太道堂目前正在籌設道教學院,本中心「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研究成員與其建立連結有利於未來合作以及宗教學術新議題的開發,或也可能募得其經費資助。此外,也扮演連結周邊宗教機構的睦鄰角色,增進本校與地方的關係並實踐在地深耕之精神,既為產學合作,也是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 本中心研究員謝世維教授進行回應

主辦亞洲華人離散社群的遷徙、宗教與在地化工作坊

本中心「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研究員邱炫元於2021年12月4日主辦本次活動,與基隆地方非政府組織「基隆漁港曙光文化協會」合作。鑑於台灣為移民社會,在國共內戰後承載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東南亞華僑與西藏政府的歷史責任,除了因追隨國府撤退至台灣的相關人員,滇緬、越南、印尼與西藏在國共對峙的年代亦相繼有僑民因為戰亂與政治認同的因素遷居至台灣。1990年代之後東南亞的移工和新移民成為新一波的僑居與移民浪潮。基隆在歷史上作為人口移入的重要口岸,與「基隆漁港曙光文化協會」合作別具意義,亦是本中心參與地方文史工作、在地深耕的機會。

主持魚籃文化、本校阿語系和歐語系合辦之《聖地出任務》新書發表會

《聖地出任務》由魚籃文化出版,作者為二十六位曾在以色列擔任國際志工的青年。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受邀主持此發表會2021年12月15日政大場次,也發表其對於中東的學術理解,是知識普及化並與出版社合作的案例。

慈濟基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工作坊

本中心研究員陳志銘教授與資訊助理張鐘等人受慈濟基金會之邀,於8/28~8/29至花蓮靜思精舍舉辦為期兩天的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工作坊,為慈濟文史處的職員針對數位典藏理論與實務、數位策展、數位人文平台發展與應用等三個面向進行培訓課程,並分享本中心近三年所發展之數位人文平台與數位人文工具開發之經驗,協助對方建立其數位人文與數位典藏平台,並達成合作發展「慈濟多寶塔人物典藏資料庫」、「慈濟法髓觀點變遷與階層式主題工具」共識,此工作坊可做為中心開發之平台技術轉移至民間團體之案例。

▲ 中心助理張鐘為慈濟文史處同仁介紹中心開發之數位人文平台工具
▲ 本中心研究員陳志銘教授講解數位人文之理論與實務
▲ 本中心研究員陳志銘與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之合影

靜心中學數位人文工具輔助探究式學習課程計劃

本中心與台北市靜心高中歷史科合作發展課程探究學習模式,並使用本中心發展之「羅家倫先生文存數位人文平台」與「觀點變遷與年代劃分工具」輔助學生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活動,希望有助於學習者以不同的觀點以及視角了解欲探究之「歷史考察」問題,同時增進學習者對於歷史文本和脈絡的解讀與探究能力,結果顯示高學習成效的學生較願意使用數位工具輔助探索相關歷史議題。本計畫藉由人文學科專題方式,搭配數位分析工具,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及思辯能力,可作為各界有興趣進行數位人文教育課程之研究者、教師等示範課程。

▲ 靜心中學學生使用羅家倫先生文存數位人文研究平台進行歷史科探究式
▲ 課程獎助生陳勁佑向靜心中學學生解釋羅家倫先生文存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操作方式

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於新住民和東南亞文化NGO進行通識性授課與演講

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負責協助本中心與東南亞學術機構建立網絡關係,並籌辦東南亞華人研究的學術活動,同時開發相關議題的研究。深耕計畫不僅著重研究,社會責任與在地深耕亦為重要指標,而今日台灣社會移工與新住民的增加以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東南亞已非遙遠的域外議題。基於前述特殊時空脈絡所致東南亞各國各族文化在台灣的落戶與交融,台灣社會將來可望具備較諸其他東亞國家更傑出的東南亞識讀潛力。有鑑於此,葉先秦於109年度在桃園望見書間、桃園新住民文化會館、SEAT台中南方時驗室(暨南大學與台中市政府合作)等新住民與東南亞文化NGO進行數次通識性的演講以及員工訓練,參與者多為社會人士,亦有新住民參與。此外,也在桃園新住民文化會館擔任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其中一門課程的講師。此方面工作,堪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實例。

▲ 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在SEAT台中南方時驗室的演講
▲ 葉先秦(左三)與新住民生活適應班學生課後合影

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

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的民間信仰與學術人才的養成,於6月6日至6月8日舉行了三     天兩夜的「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並在10月20日與10月27日由參與同學分為四組共8場次的成果發表,嘗試將宗教所原先著重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觀察與整理。此次田調,亦和雲嘉南地區幾間宮廟如北港武德宮、朝天宮、慶安宮交流、座談。

▲ 獎助生鍾雨珊在田調成果發表會談走訪武德宮的田野筆記

「道教與物質文化-圖像、藝術、神話與文學論壇」學術研討會

本研討會不僅是學術社群內的活動,且具社會通識教育意義。本次會議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第二天的議程於該館舉行,體現另一種「產學合作」的模式。除了論文發表,更結合圖像與實物展覽,以國內道教研究權威李豐楙的私人收藏品為主。此次報名研討會的人數遠超過該演講廳百人的容量,足見與宗教團體合作進行普及化的學術知識推廣,比起單獨由學術團體來做更有效果。

▲ 第一天在政大文學院的會議盛況
▲ 第二天在宗教博物館的場次

東南亞伊斯蘭文明課程與新住民NGO交流

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的課程「東南亞伊斯蘭文明」在12/1安排參訪桃園望見書間,該機構是一推動東南亞文化交流、新住民培力、提供東南亞新住民和移工閱讀空間的NGO。此次參訪除了認識望見書間的宗旨和緣起,也舉行與該機構越南新住民員工面對面的座談會,學生與在場越南新住民員工互動熱烈,展現對於異文化的高度興趣。此次活動在課堂外創造出培養多元文化意識的環境,為結合教學、研究與實踐社會責任做了初步嘗試。

▲ 學生聆聽望見書間創設經過以及桃園後站東南亞族裔景觀的概況

「人文.家園.照護」系列規劃工作坊

分別邀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醫學人文」領域學者分享現場經驗與人文反思,並由哲學領域學者回應,促成彼此交談、互惠;此外,亦邀請心理諮商師、綠色照護與地方創生實作者、生死關懷教育工作者到校分享世代關係、地方創生、病人自主權利法等議題,並開放社會人士參與,獲得極佳的回應。

「華人家庭主義文化脈絡裡的照顧」論壇

涉及當代社會最受關注的實踐議題,嘗試賦予照顧倫理創新的意涵,將研究成果直接回饋給社會大眾。

「台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

促成佛教史料與數位人文資料庫的合作,該成果將與社會大眾共享,挹注宗教與文化的能量。

▲ 與會者合影

「跨領域視域下的心理療癒與照護」

促成心理學與哲學的跨領域對話,使青年學子得以透過心理學和哲學的進路,具有反思存在意義的能力。

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

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 研討會將研究成果回饋給專業助人者群體,報名踴躍,採錄取制,獲錄取且全程參與者,提供研習證明。

▲ 與會者合影

博士級研究員編著與普及演講

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林淑芬將其對世代生成的研究具體化為《銀髮心生命》教材(台北:南與北出版社,2020年)的撰寫、編輯,並受邀於社區大學演講,結合研究與實踐,並回饋社會。

中心發展之數位平台

自動情境標註之圖像檢索工具

本中心於2021年發展之自動情境標註之圖像檢索工具(Image Retrieval Tool Based on Automatic Context Annotation, IRT-ACA)核心技術採用Mask R-CNN、TF-IDF及SVM,主要目的為圖像中的實體物件識別,以及抽象的情境識別,並將所得之數據以標籤化形式提供使用者用於圖像檢索與瀏覽,讓使用者得以可以快速萃取數位圖像中的實體物件以及抽象情境之訊息,進而促進人文學者更有效率地解讀圖像情境。

自動鏈結產生器數位人文研究工具

本中心於2021年發展之自動鏈結產生器數位人文研究工具,能幫助人文學者探索透過關鍵字檢索不易發掘的資訊,或是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遺漏的相關內容,增加相關聯文本被發現與被閱讀的機會,並提供文本各種鏈結關係之間的摘要,以及來源文本資料的功能,以達到遠讀和細讀文本之脈絡與關聯的探索功能。


網址: http://lo-ccstw-omekas.ccstw.nccu.edu.tw/s/lo/page/linkdata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知識圖譜

本中心於2020年與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馬來西亞興化會館合作建立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2021年於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上發展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知識圖譜,使其能透過機器學習之自動名稱實體及關係識別技術,將人物與人物及人物與機構關係以知識圖譜的遠讀視角方式呈現,輔助人文學者進行此一傳記類文本之人物與機構關係脈絡解讀,也提供閱讀文本介面,達到遠讀與近讀的交互參照功能,讓人文學者除了能探索人物與機構的關係外,亦能透過機構視角找到單看個人傳記所無法完整解讀之潛在人物關係。

網址: http://ccstwlib.ccstw.nccu.edu.tw/s/malaysiaperson/page/knowledgegraph

《南洋名人集傳》光學文字辨識合作計畫

《南洋名人集傳》由林博愛所主編,最早出版於1922年,是一部南洋華人人物歷史研究者必會參閱的重要文獻。此集傳收錄有多達三千人以上的人物傳記,皆為1960世紀晚清動盪時期下南洋謀生的華人,範圍不僅涵蓋了編者所著重的英殖民統治時期的新加坡、馬來亞和北婆羅洲,也涉及荷屬東印度華人社群。而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在古籍文本的數位光學文字辨識(OCR)領域上,擁有豐富之經驗及優異的成果。因此,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將《南洋名人集傳》進行光學文字辨識(OCR),並提供校正回饋,協助提升光學文字辨識之模型成效,並預計將光學文字辨識的文本建立南洋人物傳記資料庫。

其他大學社會責任項目

余清祥

a. 2021年4月高雄科技大學演講,題目:「何謂保險科技」
b. 2021年5月政治大學商學院【OSAAS 五校聯盟微課程】,課程主題:「大數據! 解析數據密碼與價值」
c. 2021年9月高雄醫學大學演講,題目:「大數據與文學分析」
d. 2021年11月台北市立大學演講,題目:「大數據與資料科學家」

鄭文惠

a. 2021年3月18日東吳大學人社院AI 中心演講,講題:「技藝與展演:大數據時 代下的漢學研究與教學實踐」
b. 2021年4月17日國家圖書館春天讀詩節「情為何物──歷代愛情詩詞導讀」講座, 講題:「禮教/情教‧女體/國體‧性別政治:元明的愛情詩」